今年以来,全市农业农村部门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条主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市关于“三农”工作决策部署,深刻践行乡村振兴战略各项要求,扎实做好“粮食生产稳面积提产能、产业发展稳基础提效益、乡村建设稳步伐提质量、农民增收稳势头提后劲”这四篇文章,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效。2023年全市农牧渔业总产值131.67亿元,同比增长3.98%;农民可支配收入23863元,同比增长6.9%。
一、2023年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一)粮食安全基础不断夯实。2022年度总投资3.48亿元的11.6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已通过省级抽查考评。2023年度高标准农田新建面积8.7万亩,总投资2.61亿元,已全面开工,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粮油生产机械化水平提升,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70.63%,提高了2.13个百分点。粮油播面相对稳定,超额完成省里下达的143.43万亩粮食播面目标任务。油菜播面44.07万亩,同比增长9.7%。花生、芝麻等其他油料作物播种面积与上年相比保持稳定。粮食储备基础不断夯实,市县稻谷储备在库4500万公斤,食用植物油储备在库60万公斤,成品粮储备在库240万公斤,全面完成省里下达我市的储备规模计划,落实省里下达的530万公斤粮食加工企业社会责任储备规模。
(二)“菜篮子”供给保持稳定。预计全市蔬菜播面稳定在60万亩,产量稳定在150万吨。新增设施蔬菜面积0.8万亩,全市设施蔬菜面积接近8万亩,设施蔬菜播面约20万亩。预计全年茶园面积22.5万亩,同比增长0.7%,预计全市茶叶产量1.46万吨,同比增长4.29%。今年预计全市生猪存栏32万头,同比增长0.9%;生猪出栏55万头,同比增长0.5%。牛出栏2万头;羊出栏5.8万头,同比增长16%;家禽出栏560万羽,同比增长0.95%。今年预计全市水产品总量31610吨,同比增长2.55%。
(三)乡村产业发展稳步提升。围绕“一引三培”,大力实施“头雁引航·雏鹰振飞”行动,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签订招商引资项目40个、总投资35.9亿元;梯次发展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81家,其中培育超十亿龙头企业2家,超亿元(1亿—10亿)龙头企业16家。加快打造乐平蔬菜产业集群、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建设生态高效优质标准化智慧化现代茶园,“江南菜乡”优质蔬菜和“浮梁茶”区域公用品牌市场知名度不断提高;实施商贸兴农行动,促进“一产接二连三”融合发展,四家企业入选省级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全省第二、全市首个“盒马村”正式挂牌。建设京东平台景德镇农特产馆,拓展我市农产品销售渠道。大力发展休闲农业。高岭·中国村入选2023年全省春季美丽乡村休闲游精品线路,全年休闲农业接待总人数超过1079万人次,营业收入20.31亿元。持续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全市有效期内“两品一标”农产品124个、新增绿色食品31个,创建省级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基地7个,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
(四)美丽乡村建设持续推进。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深入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村庄整治建设扎实开展。完成419个新农村建设点整治建设,持续抓好新农村示范创建,推动县(市、区)自主创建4个美丽示范乡镇、42个美丽示范村庄、7060户美丽庭院。浮梁县王港乡港口村入选2023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农村厕所革命有序推进,今年累计改造农村户厕8000个,同时启动农村改厕质量大抽查行动,切实提高农村改厕后续管护水平。推进产村融合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全市培育乡村民宿516 家,2023年实现营业额1.56亿元,带动农副产品销售额4050万元,其中5家乡宿被认定为全省休闲乡村星级民宿。绿色发展深入落实,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严格管控工作稳步开展,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93%以上。持续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乐平市列为第二批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试点县。
(五)农业农村改革不断深化。着力破除农业农村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金融保险政策继续惠及民生。“财农信贷通”放贷规模持续增加,信贷计划稳定在4.39亿元。持续实施小农户特色价格保险试点。继续扩大保险范围、选择乐平地方特色产品(茅蔗膏、葡萄和西瓜)作为保险品种,提高农民种植收入。统筹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昌江区丽阳镇山田村“1+3”模式,推进乡村治理》在学习强国、景德镇日报等宣传媒体刊登。昌江区丽阳镇入选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镇、乐平市涌山镇涌山村入选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出台《关于建设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党建赋能中心的实施方案(试行)》,打造具有景德镇特色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平台。开展集体资产提质增效行动,多渠道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村级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超过15万元的村达到50%以上。宅基地制度改革和规范管理持续深化。二类县(浮梁县)宅改试点工作取得了实质性成果,制定出台了符合本地实际的宅基地超占退出、有偿使用、收益分配、历史遗留问题处置等9个规范性制度,宅基地基础信息调查、村庄规划编制、妥善处置历史遗留问题等工作扎实推进,已办理房地一体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6.9万宗、占总数的93.24%。开展集体资产提质增效行动,多渠道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村级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超过15万元的村占50%以上。推进饶河干流禁捕退捕工作。已实现对全部119户退捕渔民的精准定位和封档管理。加强退捕渔民安置保障。退捕渔民就保率100%,就业率100%。与上饶市签订了《共产主义水库交界水域渔政联合执法共管合作协议》,健全交界水域渔政执法联动协作和互助管理,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联合执法新格局。
(六)全面从严治党纵深推进。坚定不移正风肃纪,全面提升干部队伍战斗力。一是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筑牢党员干部思想防线。通过召开警示教育大会、领导上党课、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等形式,让干部职工始终绷紧反腐倡廉这根弦。二是加强对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在局系统开展了公职人员辞去公职后的违反规定从业问题整治工作,制定了相关整治方案和从业行为限制清单。严格落实干部的日常监督管理,按照规定落实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制定了《市农业农村局干部日常行为规范》,建立健全干部职工日常行为规范和干部日常管理机制。三是深化机关作风建设。制定了《市农业农村局干部作风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的工作方案》,在局系统开展干部作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以全面推进干部作风建设为抓手开展靶向监督,采取“实”的举措,坚持“严”的基调,以强有力的作风建设推动“三农”领域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存在的问题
1.全国生猪产能持续高位运行、生猪市场去产能趋势持续,叠加重大动物疫病因素影响,我市规模猪场补栏比较谨慎,养殖企业及农户养殖信心不足、生产积极性不高,存栏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处于低位水平,不利于区域内生猪自给自足及稳产工作目标的实现。
2.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保障有待加强。随着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逐年扩大,余下可建农田大多为交通不便、耕地建设条件较差的山垅田,山垅田地块小、高差大、零星分散,导致建设成本提高、建设难度加大。此外,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范围逐年增大,建后管护资金投入不足的情况越发凸显。
3.农业产业用地支持有待进一步加强,当前我市9个农业招商项目中,有4个因项目用地落实难造成项目迟迟不能落地。
三、2024年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三农”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新机遇、新挑战,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有效的工作举措,不断书写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乡村振兴宏伟篇章。
1.稳固保障粮食重要农产品供给。牢记“国之大者”,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 盯紧“米袋子”、守牢“油罐子”、稳定“菜篮子”。严守耕地红线,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稳定和加大种粮农民补贴,有效提升粮农种粮积极性,确保粮食播面稳定在143万亩以上、产量稳定在11亿斤以上,保障粮食安全。深挖冬闲田种植潜力,大力发展油菜种植,强化油料安全保障。强化举措稳定生猪生产,确保生猪年出栏稳定在55万头以上、保障市场平稳有序供给。
2.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谋划打造农业一二三产全产业链,高效发展稻米、油料、果蔬、茶叶等七大产业的同时,在农副产品加工、食品制造、饮料制造、预制菜等未来产业群积极谋划、整体推进,完善提升产业链品质和效益。谋划一批重点产业和招商项目,“以企引企、以商招商”,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层次,增强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切实推进商贸兴农行动,扎实做好产业主体培育、产品品牌培育、农产品网络销售、产销对接、物流设施等方面工作,促进“一产接二连三”融合发展。着力优化农业营商环境,出台农业产业用地支持政策,简化招商企业落地手续。构建对话机制,增强为企业服务的意识和水平,帮助企业破解难题。
3.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成功经验,以“宜居”和“宜业”为目标,以景村融合、产村融合、“三治融合”、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四融一共”为抓手,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推动乡村由表及里、全面提升。跟进村庄环境长效管护措施,用好“万村码上通”5G+长效管护平台,推动村庄环境长治久美。
4.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继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有效盘活集体资源资产、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进一步加强农村宅基地改革和规范管理,提炼推广浮梁县省级农村宅基地规范管理“示范先行”试点经验,不断提升农村宅基地管理使用效能、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持续做好禁捕退捕工作,加强部门联动,齐心协力抓好禁捕水域执法监管等工作。
5.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常态化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压紧压实管党治党责任。强化警示教育,坚持以案为鉴、以案示纪,不断提高局系统党员干部遵守廉政纪律的自觉性。紧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深入推进干部作风专项整治工作,着力整治作风顽疾,推动农业系统作风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为我市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有序实施提供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