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有效期:长期有效 公开时限:长期公开 公开范围:面向全社会 信息索取号:MB1901126/2021-07403

市农业农村局2019年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打算

来源:景德镇市农业农村局 发布时间:2020-02-17 09:00 访问量:

2019年,在省农业农村厅的正确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我市围绕提升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乡村、促进多产融合、实现全面发展”的工作思路,蹄疾步稳完成了机构改革工作任务,按照实施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各项部署,扎实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工作进程,我市“三农”工作在新机构成立的开局之年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2019年工作成效

1.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增长。2019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984元,同比增长8.9%。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5.16亿元,同比增长4%。

2.粮食安全有力保障。查处“大棚房”问题28个,清退违规占用耕地26.055亩,坚决遏制了耕地非农的现象全年粮食播面148万亩,总产12.4亿斤,完成了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实现了大旱之年无大灾。

3.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扎实推进。乐平市、浮梁县入选全省美丽宜居示范县试点,昌江区官庄村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年共建设1020个新农村点,累计完成各类道路硬化307.6公里,拆除破旧空心房、猪牛栏以及乱搭滥建的违章建筑63.21万平方米,清理陈年垃圾3654吨,拆旱厕20147,完成40个建制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建设,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实现了全域城乡环卫一体化,累计改造无害化卫生厕所农户数11.7768万户

4.乡村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全年蔬菜播面达到54万亩,产量130万吨,产值达到17亿元。全年新建、改扩提升茶园5万亩,全市茶园总面积25万亩,茶叶总产量13000吨,茶叶总产值达16亿元。全市现有国家级休闲农业示范县1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2个,国家级“休闲农业示范点”3个,全国五星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3个,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11个,珠山区马鞍岭村获评2019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150家,年度经营总收入达79亿元。

5.高标准农田建设量质齐升。2017年以来,累计投资6.24亿元,全市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21万亩,项目区流转土地17万亩,流转率81%,新增耕地面积2444亩2019年,乐平市荣获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绩效考评三等奖,连续两年获得省级表彰。

6.农业品牌建设实现新突破。“乐平辣椒”成为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浮梁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到23.76亿元,位列江西省第2位,与普洱茶、西湖龙井一起再次被评为最具品牌资源力三大品牌。在第四届亚太茶茗大奖上浮梁茶荣获特别金奖。浮梁茶、流芳茅蔗糖2个品牌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300个具有代表性的特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此外,浮梁茶还位列江西农产品“十大区域公用品牌”第2位。

7.项目化推进实现高质量。2019年争取上级部门项目资金6.656亿元。9个粮食流通产业项目正在集中推进当中,总投资额9.5868亿元,已争取到中央、省级财政部助1.86亿元。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2019年利用省外2000万元以上项目6家,总投资62.16亿元,年实际进资23.46亿元。

8.生猪复产增养成效初显。持之以恒抓好非洲猪瘟疫情防控,扎实推进生猪复产增养,保障市场供应。全市共复养生猪17.09万头,新增能繁母猪9178头,市生猪存栏达到21.08万头,能繁母猪存栏17318头,全年生猪出栏56万头,超额完成了省级下达我市2019年复养增产目标任务。

9.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持向好。大力实施质量兴农战略,年部省两级到我市抽检农产品375批次,总合格率继续保持在98%以上

10.农业产业扶贫带动有力。2019年全市10972户贫困户获得产业发展扶持,户均产业增收2437.24元,全市有420个村级单位建立了扶贫产业。

11.农业农村改革持续深化。全面完成了资产清查工作,农村集体资产总额31.6亿元,其中经营性资产总额5.29亿元,分别较清理前增长94.9%、32.9%。全市行政村实现零“空壳村”,338个村的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年新增农民合作社 120家,总数达2028家;新增家庭农场105 家,总数达1533家。

二、2020年工作打算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做好农业农村工作,稳定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在今年的“三农”工作中,我市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全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厅的部署要求,持续实施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确保如期完成今年农业农村发展重点目标任务,以优异成绩迎接全面小康。

一是毫不放松抓好农业生产。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实好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各项要求,稳定全年粮食播面,确保粮食安全。不误农时,抓紧抓实抓细农业生产,打牢农业基础,确保重要农副产品安全。

二是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施好景德镇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继续推进农村厕所、农村生活垃圾、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大革命”,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坚持“四精”理念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为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擦亮乡村的底色。

三是抓好乡村产业振兴五大计划收官今年是我市乡村产业振兴五大计划行动的收官之年,我们将继续“扩面、提质、增效”的要求,巩固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年底,全市蔬菜播面达到60万亩,产量达到150万吨;全市茶园总面积达到30万亩,茶叶总产量达到2万吨以上,乡村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四是继续抓好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持续推进生猪复产增养,确保完成省级下达我市的生猪生产目标任务,年底生猪产能基本恢复到正常年份水平。同时,持之以恒“坚持四项制度,做好一个准备”,坚定不移做好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落实“大清洗、大消毒”等行动,为复产增养创造稳定动物防疫环境。

五是扎实推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深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进质量兴农、品牌强农。持续深入开展绿色生态农业十大行动,提高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水平。加强我市受污染耕地污染防治工作,按时保质完成我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任务。继续做好化肥、农药减量及秸秆综合利用、农膜回收示范试点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例行监测工作着力推动绿色生态农业再上新台阶。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大力推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绿色基地建设,扩大“三品一标”农产品总存量,让绿色生态的景德镇农产品品牌特点更加凸显。

六是持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全面完成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任务,确保中央部署的改革任务如期完成。运用好我市“三个三”改革发展模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积极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进一步规范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深入推进土地制度改革,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有序引导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加快促进农民合作社提质增效,引导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健康发展。


相关文档: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