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有效期:长期有效 公开时限:长期公开 公开范围:面向全社会 信息索取号:MB1901126/2022-15738

2021年市农业农村局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安排

来源:景德镇市农业农村局 发布时间:2022-03-25 10:53 访问量: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刻践行乡村振兴战略各项要求,扎实推进农业农村各项工作进程,农业农村发展取得良好开局,为我市社会经济平稳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2021年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一是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效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制定《景德镇市“十四五”市定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工作实施方案》,部署责任单位重点工作、保障措施及“十四五”市定乡村振兴重点帮扶34个村名录。建立乡村振兴驻村长效机制,市直单位持续选派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同时持续开展万名干部结对帮扶工作,市农业农村系统71名副科级以上干部已落实结对帮扶到户。联合十部门下发《关于推动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意见》,推进特色种养业提升行动、强化产业发展服务体系。据统计,全市特色产业帮扶有帮扶带动功能的规模种植业70979.15亩、养殖生猪11621头、养牛367头、养羊5569只、家禽29.9万羽、水产养殖1769.65亩、休闲农业32个,获得产业发展扶持的脱贫户数11175户,脱贫户年均产业增收2087.23元。

二是坚决扛牢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责任。始终将稳定粮食生产、保障农产品有供应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我市“三农”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千方百计稳定粮食生产。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立足实际明责任、稳生产、抗旱情、保丰收,全力开展了“春季稳粮、秋粮扩种、单产提升”行动,粮食生产各项工作扎实有序进行。全年粮食总播面143.31万亩,总产11.14亿斤,实现“十八连丰”;加强市县两级储备粮管理,及时启动粮食托市收购、落实市县储备粮和成品粮油增储任务,截至目前全市储粮25434万公斤,圆满完成了省级下达我市的粮食生产和收储目标任务,有效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坚持多措并举、促进生猪产业稳步发展。2021年底全市生猪存栏29.6万头,同比增长8.57%,能繁母猪存栏2.4万头,同比增长79.83%,生猪生产全面恢复到非洲猪瘟疫情前水平。

三是持续推动特色产业提质增效。继续实施乡村产业振兴五大工程,做大做强我市蔬菜、茶叶、乡村旅游等优势产业。以推动乐平万亩设施蔬菜产业振兴示范园项目实施为抓手,不断完善现代蔬菜产业体系。全年新增设施蔬菜面积1.8万亩,蔬菜播面稳定在60万亩、产量150万吨。加大茶叶品牌整合力度,加快发展“生态、绿色、有机”茶叶,全市茶园总面积稳定在27万亩,茶叶年产量1.45万吨。“浮梁茶”入选2021年中国茶叶区域“最具品牌资源力三大品牌”,品牌价值增长至28.23亿元,浮梁茶文化系统被评为第六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浮梁大米入选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成功申办2022年“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江西活动。高岭·中国村、荻湾乡村振兴、乐平磻溪河等特色鲜明的田园综合体项目顺利推进,瓷乡茶海游入选55条中国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精品路线,乐平市洪岩镇红岩村被评为2021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市规模以上休闲农业经营主体达464个,年接待702.05万人次,经营利润达5.07亿元,显示出较强发展韧劲。

四是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围绕乡村宜居宜业,大力开展村庄整治建设、庭院整治、美丽宜居示范县创建、村庄环境长效管护、美丽宜居+活力乡村(+民宿)联动建设等五大专项提升行动,完成329个新农村建设村点整治建设任务,推动新农村建设走深走实。乐平市入选全省第二批美丽宜居县,浮梁县列入全省首批“美丽宜居与活力乡村(+民宿)”联动建设试点县。开展农村问题厕所摸排整改,切实提高农村改厕质量。完成建设市级“万村码上通”5G+长效管护平台,促动各地进一步实化硬化常态化长效管护机制,推动村庄环境管护实现“六化”,持久精美呈现“新村新貌”。乐平市长效管护工作在实地评估中连续两年全省排名前20位,为全省长效管护工作树立标杆。

五是有序开展粮食购销领域专项整治。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和省、市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动员部署会议精神,坚决扛起政治责任,细化专项整治方案,压实工作责任,认真扎实进行自查自纠。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堵塞漏洞,坚决净化修复粮食系统政治生态,为维护粮食安全提供坚强有力保障。截至目前,市、县粮食管理部门在落实粮食购销监管职责方面梳理问题10个,已完成整改2个。基层国有粮食企业在收购、储存、销售及其他环节梳理问题74个,已完成整改61个。

六是有力推动巡察整改任务高效完成。认真贯彻市委和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坚决扛起巡察整改主体责任,把巡察整改作为践行“两个维护”、体现对党忠诚的实际行动。及时成立了巡察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专题党组会、专题民主生活会和整改落实会议,研究部署巡察整改工作,制定整改方案,逐条对照问题,明确问题整改分管领导和责任科室,明确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精确时间节点。局主要负责同志对整改工作亲自部署、亲自过问、亲自协调、亲自督办,紧盯突出问题、抓住关键环节,确保整改任务按时保质完成。截至目前巡察反馈的39个问题、涉及的82条整改措施,已完成79条,占96.3%。

七是进一步夯实农业生产基础。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圆满完成2020年11.106万亩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并通过省级抽查考评,进一步夯实我市农业产业发展基础。乐平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获省级激励奖励三等奖。积极探索农业生产全程托管服务,引导建设2家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为实现我市水稻生产全面全程机械化、提高水稻机插水平奠定良好基础。延续特色农业价格(收入)保险工作,实现了我市茶叶、蔬菜两大特色主导农业产业价格(收入)保险试点全覆盖,提升农业保险保障水平。

八是加快推动农业绿色转型升级。以绿色发展为引领,深入开展“三品一标”提升行动,扎实推进食用农产品“治违禁 控药残 促提升”三年行动,全力筑好绿色发展“防护堤”,持续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累计发展“三品一标”农产品236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140个、绿色食品21个、有机农产品73个、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2个。完善了以乡镇为重点网格单元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网格化管理体系,提高监管效能。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抽检力度,今年以来开展定量检测2013批次、快速检测7305批次,检合格率达99.0%,持续保持较高水平。化肥农药使用量连续5年实现零增长,秸秆、畜禽粪污利用率均到达90%以上,全面完成112396亩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完成率为100%。乐平石沫湖蛋鸡场获评部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单位。

九是不断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稳步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与管理工作,浮梁县作为省级示范先行县基本理顺了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体制和职能,全县16个乡镇均建立农村宅基地联办联审联批和联合执法机制。积极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全市农民合作社总数达2515家,家庭农场总数达2148家。加快培育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今年底全市所有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10万元以上。乡村治理试点工作已初见成效,昌江区官庄村、枫林村分别荣获第一批和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扎实推进重点水域禁捕退捕工作,成立了公安、农业、市场、交通、水利等5部门组成的联合指挥部,健全了长效工作机制。2021年以来全市共立案查处非法捕捞案件12起,清理三无船只40艏、非法渔具407套。

十是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常态化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确保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有安排、有部署、有督查、有考核。压紧压实管党治党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格局。强化警示教育,坚持以案为鉴、以案示纪,不断提高局系统党员干部遵守廉政纪律的自觉性。紧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着力整治了局系统内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党纪党规的案件。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深化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重要契机,持续深入整治“怕、慢、假、庸、散”作风顽疾,推动农业系统作风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为我市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序实施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作风保障。

十一是全力保障农业农村系统和谐稳定。将精神文明建设融入到农业农村工作方方面面,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荣获“省级文明单位”称号;压实平安建设工作责任,常态化推进信访维稳、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安全生产等各项工作,我们保持了平安稳定的良好局面,农业农村领域未发生重点安全生产事故,局系统未发生赴京、赴省上访和群体上访事件,为农业农村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2022年工作安排

2021年虽然我们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依然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一是农业产业规模不大、效益不高,龙头企业不强,农产品产业链、价值链延伸还不够等问题还未有效破解;二是农技队伍断层、老龄化现象较为严重,影响了“三农”服务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干部作风还需进一步加强,个别干部精神不够振奋,工作中不用心、不尽心,缺乏责任担当的现象还客观存在。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下阶段的工作中高度重视,认真加以破解。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年,也是乡村振兴全面展开的关键之年,做好农业农村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全市农业农村部门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牢守住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这两条底线,推进粮食生产稳面积提产能、产业发展稳基础提效益、乡村建设稳步伐提质量、农民增收稳势头提后劲,扎实有力做好各项工作。

1.稳固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生猪稳产保供省负总责要求和“菜篮子”市长责任制。严守耕地红线,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稳定和加大种粮农民补贴,有效提升粮农中粮积极性,确保粮食播面稳定在143万亩以上、产量稳定在55万吨以上,保障粮食安全。实施生猪复产增养、非洲猪瘟防控、产业转型升级三大行动,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和现代化屠宰加工,确保生猪年出栏稳定在60万头以上。

2.扎实开展粮食系统专项巡视整改工作。将省委专项巡视监督检查反馈意见整改作为我局的中心工作、重中之重来抓,坚决扛起政治责任,及时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压实工作责任,推动问题及时整改、堵塞管理漏洞,坚持用制度管人、靠制度管事,切实维护我市粮食安全。

3.谋划“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江西活动。加强与省农业农村厅的有效对接,积极谋划丰富农民丰收节内容,举办茶文化节、农博会等农事节庆活动,充分展示我市农业农村发展丰硕成果,有效带动乡村产业发展、提升农业品牌价值、实现乡村多元价值,助力我市乡村全面振兴。

4.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做大做强“浮梁茶”“乐平菜”两大农业品牌。建好乐平万亩设施蔬菜产业振兴示范园项目,打造乐平蔬菜产业集群,提高“江南菜乡”优质蔬菜品牌市场知名度、推动乐平蔬菜振兴;推进生态高效优质标准化现代茶园生产基地建设,发挥“浮梁茶”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效应,加快浮梁茶叶复兴。以“全域旅游”为引领,发展乡村民宿、文创农业、健康养生等新产业新业态,促进农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农民持续增收。

5.深入推进乡村建设。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持续推进农村改厕、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治理,建立健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大力开展村庄整治建设等五大专项提升行动,推动新农村建设走深走实,努力建设更高质量、更加宜居、更具活力、更可持续的新时代“五美”乡村。

6.深化农业农村领域重点改革。继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持续推广我市“三个三”模式改革,有效盘活集体资源资产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的有效实现形式,有序推进浮梁县省级农村宅基地规范管理“示范先行”试点。持续做好禁捕退捕工作,加强部门联动,齐心协力抓好禁捕水域执法监管等。

7.持续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和《江西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江西省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实施办法》,持续加强党委农村工作领导机构建设,督促县(市、区)强化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落实。推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落地见效,推动各部门加快落实“三农”投入、乡村发展用地保障、人才支撑等部署要求,进一步完善农业农村支持保护制度,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提供坚强保障。

8.全力抓好优化营商环境和招商引资两大工程。一是要对标一流营商环境标准,结合农业农村工作实际,全面梳理局系统政务环境、执法环境、市场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短板,精准发力、靶向治疗,助力打造“办事不用求人、办事依法依规、办事便捷高效、办事暖心爽心”的营商品牌。二是要切实做好服务工作。农业农村部门工作对象在基层、在一线,要切实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持续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扑下身子、沉到一线,摸农情、听民意、解民忧,切实帮助农民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三是要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用项目化撑起乡村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切实增强项目争取意识,加强产业政策研究。根据中央、省级资金的重点投向,及时了解国家和省级的扶持政策,千方百计进入国家、省级各类优惠政策的笼子,有目标、有针对性地谋划一批高质量的、有竞争力的项目,做到有的放矢、切实可行。   


相关文档: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