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有效期:长期有效 公开时限:长期公开 公开范围:面向全社会 信息索取号:MB1901126/2022-54323

2022年市农业农村局上半年工作总结

来源:景德镇市农业农村局 发布时间:2022-07-21 10:35 访问量: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农业农村经济工作部署,坚持字当头、稳中求进,多措并举、多点发力,农业农村经济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稳中提质的良好态势,实现了“双过半”目标。上半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2.44亿元,同比增长6.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305元,同比增长6.4%。

一、上半年工作情况

()全力以赴、争先创优,“三农”工作打开新局面。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经济发展工作,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市农业农村局高度重视,明确了“扛牢政治责任、全力稳定粮食生产”、“突出稳定畜牧生产、实现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提高农机服务农业生产水平,拉动一产服务业增长”等基本思路,成立了农业经济运行发展工作专班,结合我市农业发展实际,将目标任务进行细化分解,进一步压实了责任、凝聚了合力,确保既定目标任务顺利实现。一是粮食生产稳产扩面。今年我市早稻播面达29.24万亩,较去年增加1.04万亩,增长3.69%,预计总产达2.1亿斤以上;64.38万亩中稻种植任务已全面完成此外大豆、玉米、红薯等旱粮作物种植情况稳中向好。二是畜牧业生产稳步提升。生猪生产保持较好增长态势。预计上半年全市生猪存栏37.40头,同比增长25.55%,其中能繁母猪存栏30480头,同比增长15.62%;生猪出栏36.89万头,同比增长21.52%;牛存栏31953头出栏12286头,同比分别增长65.73%66.27%;羊存栏36798头出栏32473头,同比分别增长34.44%129.78%;家禽存栏360.02万羽出栏321.46万羽,同比分别增长43.66%30.47%。三是“菜篮子”产品不断丰富。上半年全市蔬菜播面达29.68万亩产量63.28万吨,同比分别3.4%6.6%;水产品总量达12258吨,同比增长4.9%。上半年全市开展农产品定量检测599批次、快速检测1550批次,合格率99.8%,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持在较高水平。四是茶产特色产业持续壮大。针对因疫情导致鲜叶销售不畅的情况,创新性启动春茶托市收购,浮梁县共设立26个村级代收点,以高于市场价格的10%到20%进行托市收购茶农手中的鲜叶,既然解决了茶农鲜叶“卖难”问题、又解决了优质鲜叶“外流”问题,进一步夯实浮梁茶产业发展基础。截至6月底,共托市收购茶叶鲜叶12万斤、产出干茶3万余斤,预计形成产值近千万元。预计全市春茶总产量6950吨、同比增长6.38%,干毛茶产值7.4亿元。五是农机化水平不断提升。积极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上半年完成农机补贴使用资金1960.37万元、补贴机具1415台套、受益户783户,实现早稻机械化播种面积达13万亩,早稻机插水平显著提升、达到45%。谋划建设1个省级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6个水稻机械化育秧中心、5 个“四有三能”农机维修网点,农机服务力度不断加大。目前全市各类农机保有量达36571台次,预计上半年农机经济运行总收入将达到2.65亿元,较同期增长10%。六是市县粮食储备管理进一步规范。组织开展2022年政策性粮油库存检查工作,覆盖全市36个库区、18.9万吨粮食。从检查结果看,我市粮情基本稳定、储粮总体安全。积极争取省级项目支持粮食应急保障能力提升、粮食绿色仓储提升和粮食质量追溯提升,共19个项目通过评审、争取上级财政补助资金2304万元,进一步夯实储粮安全保障基础。

(二)突出重点、狠抓落实,乡村产业迈上新台阶。2月16日,市委农村工作会上刘锋书记对农业农村项目建设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会后,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迅速抓好贯彻落实,科学谋划布局,突出抓好一批重大平台、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建设,乡村产业振兴工作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加快推进。上半年全市成功申报国家农业产业强镇项目1、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省级农业绿色发展示范区1个、省级田园综合体项目2个,推荐申报部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1个,累计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3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2个、省级农业示范园11个、省级田园综合体5个二是项目建设稳步推进。上半年全市15个重点农业建设项目落实有效投资9.71亿元。新落实5个招商引资项目、计划总投资24.66亿元,其中乐平市绿色循环种养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项目总投资达20.26亿元。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涉农项目资金支持,截至6月共争取项目资金4.58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3.42亿元、省级财政资金1.16亿元。休闲农业加快恢复。依托高岭·中国村、荻湾乡村振兴、乐平磻溪河等特色鲜明的田园综合体项目顺利推进,一季度全市休闲农业总值4.46亿元、营业收入9962.25万元、接待人次136.62万四是品牌建设扎实开展开展2022年农产品品牌价值评估工作,动员“浮梁茶”参加全省二十大区域公用品牌的评估、20家企业参与全省企业品牌一百强的评估。举办了“2022年中国·浮梁买茶节”,“浮梁茶”入选中国第二批中欧地理标志产品,江西仅此一个,推动茶产业逐步走向品牌化、标准化、规模化。“浮梁荻湾茶、乐平金鹄玫瑰青提葡萄、浮梁天祥古树茶”入选全国乡村特色种植产品,“景德镇荻湾山茶油、赣森山茶油、宜牧豆腐乳”入选全国特色食品数字农业加快建设。制定了《景德镇市农业农村数字经济工程提升方案》,开展“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试点工作,对乐平市、浮梁县、昌江区等的运营主体、优势农产品、物流、电商等基础条件进行摸底,拟定建设实施县。六是农民丰收节筹备工作有序开展。在市委、市政府高位推动下,成立了以胡雪梅市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项目推进组、综合协调组、会务保障组、宣传推介组等7个工作组;制定了《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江西活动项目推进实施方案》,围绕作物种植、设施农业、环境治理、产品营销建设一批项目,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展示农民丰收喜庆氛围,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各子项目均已明确建设内容、责任领导、责任人员,实施倒排工期、挂图作战,项目建设正在有序推进中。

()上下联动、全域推进,美丽乡村翻开新篇章。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认真贯彻落实《2022年全省新农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精神,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深入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有序推进村庄整治建设、美丽示范创建、村庄清洁行动农村厕所革命等重点工作,农村整体面貌得到显著提升。一是村庄整治建设扎实推进。制定印发《2022年全市新农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以30户以上(含30户)宜居不撤并村庄为重点,上半年共布置新农村建设点390个,其中省级点177个,自建点213个,启动创建4个美丽宜居乡镇、43个美丽宜居村庄、7032个美丽宜居庭院,确定浮梁县瑶里镇程家自然村为“三线(电力线、通讯线、广播电视线)整治”试点村庄。二是环境整治成效显著。村庄清洁行动取得明显成效。按照“三清二改一管护”内容,上半年全市累计开展庭院整治73010户,清理卫生死角9865处农村生活垃圾50180吨农村建筑垃圾5756吨村内水塘753口村内沟渠1386.5公里“牛皮癣”11750处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623.5吨,开展进村入户宣传教育7505场次。三是农村厕所革命有序推进。制定印发《景德镇市“十四五”农村厕所革命实施方案》,持续推进农村户厕改造,上半年全市累计新(改)建卫生厕所4548个;推进全市农村改厕底数复核、问题厕所精准复核、问题厕所台完善等工作,组织县(市、区)、乡镇、村之间开展互查、互学、互比活动。绿色发展深入落实。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稳步推进,124426亩受污染安全利用类耕地采取了安全利用措施完成比例95.16%;2515亩严格管控类耕地采取种植结构调整,改种林木苗木、花卉、和草皮,实现了闭环管理,完成比例为100%。积极推动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工作,已组织申报1家部级示范场、3家省级示范场。

()深化改革、强化治理,农村农村增添新活力。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围绕深化农业农村领域改革工作重点,稳步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与规范管理工作、乡村治理试点等工作,不断激发农村发展活力。一是持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扎实推进农村集体“三资”平台建设农村集体“三资”平台终端设备的采购和发放工作基本完成,全面完成线上支付审批系统的软件开发工作“三资”系统与银行支付系统的对接以及支付测试工作,预计系统7月份可上线试运行。二是“财政惠农信贷通”政策进一步惠及新型经营主体至目前,全市财政惠农信贷通累计放贷3306笔、金额达23.45亿元三是实施小农户特色农业价格保险持续三年实施小农户特色价格保险,2022年浮梁县申报茶叶保险试点获批、并制定了试点实施方案,总保费400万元,预计可保面积16000亩可惠及农户200户以上。四是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与规范管理工作推动成立以市委书记、市长为双组长的市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和规范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草拟我市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和规范管理三年实施方案(2022-2024),现已上报市委深改委会议研究。进一步规范宅基地审批管理和综合执法,上半年共受理宅基地申请630宗依法审批247宗,出动审批巡查1190余人次,发现农民违法违规建住宅26起受理信访40起。五是有序开展乡村治理工作继续在昌江区官庄村、洪家村、枫林村和荷塘乡开展分类试点,并在全区推广运用;统筹推进全市乡村治理工作,选定7个村作为2022年市级试点村。六是积极推动农业综合执法体系标准化建设。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荣获第四批全国农业综合行政执法示范窗口和示范单位称号。聚焦农资质量、畜禽屠宰、非法捕鱼等重点领域,上半年全市共立案查处违法案件21起、行刑移交案件11起,有效震慑农业违法行为。

(五)履职尽责、担当作为,营商环境得到新优化。对标对标省、市部署,结合我市农业农村工作实际,制定出台了《景德镇市农业农村局关于贯彻实施省委、省政府深化发展和改革双“一号工程”的通知》,制定“1+8”方案(1个数字经济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和优化营商环境对标提升方案附8个子方案),明确责任部门、落实工作举措和限时办结时效,农业领域营商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一是简化办事流程。全面梳理我局行政权力清单,完成事项管理系统中事项的录入、完善和清理工作;梳理依申请类事项22项、入驻政数局一窗式综合服务平台;大力推进依申请类事项“超时默许制”以及6个行政事项、17个证明事项实行“证明事项承诺告知制”等相关制度,做好行政审批提速增效“四减一优化”推进工作,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二是着力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开展“民法典进农村”主题宣讲活动,进一步提升了群众“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意识,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营造良好氛围;强化农业综合执法,严厉查处坑农害农违法行为。今年以来共检查农业生产经营主体485个次,整顿市场70次,出动执法人员1441人次,立案查处农资违法行为14起,有力维护农资市场秩序。三是梳理落实惠民惠企事项。全面落实惠农政策,及时将全市耕地地力补贴资金1.22亿元、耕地轮作资金681万元、稻谷补贴资金3051万元分解下达到县(市、区),为粮农生产提供资金支持;编制了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荣誉资质认定申报指南及流程,做到网上对外公开,便于企业咨询申报;开展“企业服务日”活动,梳理惠企政策帮助企业解困,并建立省级龙头企业“白名单”帮扶机制。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保障工作有待加强。农村“宅改”工作是农业农村领域的重大改革,涉及面广、难度大,加之市、县农经人员严重缺乏,工作力量不足,改革工作很难有效开展。

    二是农业农村发展整体水平不高。农业农村整体投入资金不足,在产业发展、基础建设、公共事业、环境整治等方面不平衡不充分的情况依然存在。

三、下一步工作

一是持续抓好粮食安全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深刻领会粮食安全“国之大者”,切实扛起政治责任,多措并举遏制耕地抛荒撂荒,统筹抓好农资保障供应、惠农政策落实、中稻田管指导,不折不扣推动中晚稻种植面积落实落地。全力以赴做好农业灾后恢复生产工作,加大机具和人力投入,疏通田间沟渠,抢排积水,修复水毁农田。对受淹的水稻,要及时查苗洗苗扶苗,加强肥水管理和病虫防控,促进苗情转化;对绝收地块要在雨后及时改种补种,确保11.14亿斤的粮食生产目标完成。继续保持生猪复产增养的良好势头,进一步落实好生猪生产各项扶持政策,积极引导养殖场(户)正确应对猪周期、合理调整生产结构。加快推进2022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各项工作,督促指导各地科学规划设计项目、完成设计方案,确保各项目县在晚稻收割完成后及时进场进行田间工程施工。大力发展蔬菜、茶业特色产业,以建好乐平万亩设施蔬菜产业振兴示范园项目为抓手,加快推进设施蔬菜建设、推动乐平蔬菜振兴。发展精制茶产业,持续优化茶园品种结构,建设绿色优质高效茶园生产基地。

二是深入实施优化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对标一流营商环境标准,结合农业农村工作实际,全面梳理局系统政务环境、执法环境、市场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短板,精准发力、靶向治疗,助力打造“办事不用求人、办事依法依规、办事便捷高效、办事暖心爽心”的营商品牌。切实做好服务工作,切实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持续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扑下身子、沉到一线,摸农情、听民意、解民忧,切实帮助农民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三是大力推进农业项目建设。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用项目化撑起乡村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切实增强项目争取意识,加强产业政策研究。根据中央、省级资金的重点投向,及时了解国家和省级的扶持政策,千方百计进入国家、省级各类优惠政策的笼子,有目标、有针对性地谋划一批高质量的、有竞争力的项目;加快推进农业种养、田园综合体等农业农村领域在建重点项目,做实政策配套和服务保障工作,确保在建项目按时序推进、竣工项目及早投产生效,推进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平稳向好;继续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结合我市蔬菜、茶业、休闲农业等特色产业及人文生态环境优势,着力引进一批高效农业项目,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培育发展产业新动能。

四是稳妥推进农村宅改工作。对标对表省级《行动方案》要求,督促各县(市、区)成立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为全市宅改工作有力有序推动奠定坚实组织基础;进一步规范农民建房,配合自规、住建部门修改完善农民建房管理办法,细化宅基地审批和备案流程,加强农民建房质量和风貌管理;推动乡、村两级建立巡查队伍,组织开展农村用地建房巡查,及时发现和制止农户建房违法违规行为;指导做好摸底数、编规划、房地一体颁证和处置历史遗留问题4项基础工作,推动各县(市、区)出台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制定年度计划,任务清单,排好时间表,挂图出战,确保宅改任务顺利推进。持续推进浮梁县宅改示范先行,集中打造6个宅改与产业发展、村庄建设、环境整治相融合的“精品亮点”,加快完成全县农村宅基地基础数据补充调查,建立农村宅基地基础数据“一张图”,审批管理“一张网”。

五是全力推进“中国农民丰收节”江西活动筹备工作。围绕既定的项目梳理任务清单和完成时限,紧盯项目进度,加强项目建设质量和进度进行的监督管理,及时汇报和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项目建设工作取得实效。同时做好对上沟通汇报、对下协调工作,对上做好与省农业农村厅的汇报沟通,尽快与省文演集团、省广播电视台确定活动主题和主要内容、活动路线,争取省厅在人力、资金、项目安排等方面的支持,形成我市策划总体整体方案;对下做好与浮梁县政府、黑猫集团等项目实施主体的沟通,认真做好丰收节活动有关内容的组织指导,科学谋划农民丰收节期间举办的江西茶博会、农副产品展销会等活动。

六是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始终坚持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毫不动摇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把准政治方向,坚定政治立场,努力把农业农村系统打造成最讲党性、最讲政治、最讲忠诚、最讲担当的部门;始终坚持从严治党主基调,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深入整治“怕、慢、假、庸、散”作风顽疾;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巩固发展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乡村振兴高质量推进提供坚强保障。


相关文档: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