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有效期:长期有效 公开时限:长期公开 公开范围:面向全社会 信息索取号:MB1901126/2022-70812

关于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第29号建议的答复

来源:景德镇市农业农村局 发布时间:2022-03-22 14:40 访问量:

魏秋香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建立全市范围内农业大数据平台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农业大数据平台的作用

1、以数据可视化的形式在互联网上展示区域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让外界更直观、有效的了解当地三产状态。为当地用户推荐相关政策、技术及产业分析等咨询内容,便于做出合适的生产经营策略。

2、提高管理效率,缩减繁杂流程。为农业基层人员提供数据管理工具,针对不同用户权限实现全方位的涉农数据协同管理,可让用户快速、系统了解本地区农业相关数据及指标和新特点,便于针对性管理,提升管理水平,同时缩减基层工作人员数据统计繁杂工作流程。

3、查询国内外农业共享数据。农业大数据共享与查询系统建设可以满足政府部门、农企、农户对国内外各品类农产品种植数量、价格体系等数据进行跟踪把控,从而为农业生产前的决策,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4、降低农企、农户经营风险。通过自有平台数据以及运用互联网技术获取线上电商平台的产品信息数据、互联网舆情数据,为当地特色农产品提供多维度的数据监测服务,建立特色产品电商数据库并实现自动更新。

二、市级建立农业大数据平台的制约因素

1、大数据获取途径有限。农业大数据应用的重要信息源主要是来自物联网,但我市物联网在农业生产中还处于示范推广阶段,其应用只有少数几家农业生产领域的企业创建了物联网基地,更远未达到大规模商业化推广的程度,大数据技术在我市农业生产经营中缺乏持续有效的数据基础。

2、不同性质数据源的处理难度大。农业大数据需要涉及的农户生产经营、农业经营模式等非客观性内容缺乏统一的接入标准和数据结构,基本查询、储存等功能实现难度较大。同时,农业大数据容易受自然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短期的农业采集数据波动性较大、有效性偏低。

3、能够参与数据收集共享的主体不足。农业大数据的收集和共享需要大量的、各相关类型的参与主体。而我市的现状,既懂传统农业又懂互联网的人才缺乏,愿意到农村服务的人更加少。各类型的农业生产、经营者大多在年龄、知识结构上都很难参与到数据收集和共享,使得农业大数据平台建设达不到预期目的。

综合以上因素,我市农业生产经营体量较小,在大数据平台的硬件设施建设不足,数据来源基础差、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技术、人才力量有限,建立市级的农业大数据平台任重道远。

三、我市农业大数据平台方面工作情况

我市在农业大数据平台方面,主要是依托省智慧农业体系建设,促进全市农业信息化发展。省农业农村厅投入2.179亿元开展省级智慧农业PPP项目建设,全面推进智慧农业123+N”体系建设,全省智慧农业总体框架基本形成,建成50个业务系统将在2022年度投入使用,将为省、市、县三级共享,为大数据平台的最后形成奠定基础。

1、推动全市农业信息化发展。依托全省“123+N”智慧农业建设,截至目前,我市益农信息社建设数达404家,占行政村(459个)88%以上。其中乐平市:234家,浮梁县:139家,昌江区:31家。市县农产品运营中心共4家。建立了市级农业指挥调度中心,实现对辖区内重大动植物疫病疫情、重大自然灾害应急处理、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等情况统一调度指挥,对重点企业、重点园区的农业农村生产状况实时监控,争取达到省、市、县三级农业农村行政主管部门的远程可视联动指挥调度。

2、重点建设农业物联网平台。重点是引导辖区农业企业、园区、合作社逐步应用物联网技术,共用江西农业物联网云平台。农业龙头企业和省级以上重点园区通过传感器采集的生产指标类数据必须按照统一传输标准(API对接端口)传输至省级物联网云平台集中存储、分析处理。2021年江西省赣溪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建设成为省级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2021年江西浮梁贡茶叶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正在建设省级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对于已有物联网应用的企业和园区,将引导其逐步纳入江西农业物联网云平台管理,保证数据及时接入。通过物联网采集的数据经分析整理后通过益农信息社进行发布,服务广大农民。目前、乐平市已在凤凰山公司、中节能公司、绿乐公司三个基地完成了物联网信息系统的建设和部署。乐平物联网智慧温室系统利用物联网技术,可实时远程获取温室大棚内部的环境参数和视频图像;可远程或自动控制湿帘风机、喷淋滴灌、内外遮阳、顶窗侧窗、加温补光、二氧化碳气肥机等设备;保证温室大棚内环境最适宜作物生长,为作物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创造条件;还可以根据作物长势或病虫草害情况,由农业专家给予远程农技指导。浮梁县浮瑶仙芝茶业有限公司按照浮茶字《茶叶品牌建设省级专项资金项目(茶园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的批复》文件精神,已在庄湾新佳基地建设了茶叶物联网系统、茶园喷灌系统,通过智能化操作终端实现茶叶生产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监控、科学管理和即时服务,确保生产种植的标准化、精准化,达到茶叶产品生态、安全、优质、高效和可追溯的目的。

3、对接江西“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监管平台”。开发市、县(市、区)和企业数据库接口与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监管平台的对接,实现数据信息与省厅共享互通。力争现有平台系统与农业指挥调度中心系统融合,实现监控视频资源共享。目前我市乐平市创新渔业养殖专业合作社、江西展翔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乐平市共产主义水库工程管理局、乐平市共青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等4家企业已完成渔业信息化建设,实现与江西省渔业信息服务平台快速对接。

下一步,我们将推进各信息系统应用,打通各行业系统数据交换通道,实现省、市、县农业农村数据共建共享,实时集中呈现。推进数字农业农村试点建设,建设1个数字农业农村试点县。开展水稻、生猪、脐橙、蔬菜、柑橘、水产品等主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推进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试点建设,建设1个省“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试点县,“十四五”时期全面推进全市农业县“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农产品产业化运营主体。推进智慧园区(农场)建设,建设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开展现代农业园区、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殖大户等生产经营主体数字化改造,推广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和智能农机装备应用。


2022年1月21日


相关文档: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