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有效期:长期有效 公开时限:长期公开 公开范围:面向全社会 信息索取号:MB1901126/2021-05058

景德镇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全力稳定粮食生产持续推进种植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

来源:景德镇市农业农村局 发布时间:2020-02-14 16:00 访问量:

各县(市、区)农业农村局: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全力稳定粮食生产,持续推进种植业高质量发展,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突出重粮稳粮,毫不放松粮食生产

1.提高政治站位。粮食安全事关经济发展、国家安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局,粮食安则天下安。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坚守住“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战略底线。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保障粮食安全意义更加重大。各县(市、区)要始终牢记总书记嘱托,坚决按照中央、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稳字当头,把稳定粮食生产作为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落实责任,明确任务,细化措施,确保稳住粮食生产,为巩固江西粮食主产区地位做出景德镇贡献。

2.落实目标任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了保障农民种粮基本收益、稳住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的“一保两稳”目标。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明确要求稳定粮食面积和产量。各县(市、区)要紧盯粮食生产目标任务(见附件),层层分解落实,确保完成全市粮食种植面积142万亩、总产12亿斤。要突出早稻生产,把早稻作为稳定粮食生产的关键一季,及早谋划、及早部署、及早落实,确保早稻面积稳定在30万亩以上。

3.强化政策措施。加快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的拨付进度,及早发放到户。坚持“谁种植补贴谁”的原则,及时将稻谷补贴资金落实到户。强化补贴资金监管,确保政策落实不走样、给农民实惠不缩水。加大产粮大县奖励资金扶持粮食生产力度,确保不少于20%的资金用于发展早稻生产,稳定早稻种植面积。全面落实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稳定粮食市场价格。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等政策,切实降低粮食生产风险。

4.夯实产能基础。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力争2020年全面完成10.95万亩的年度建设任务。充分运用“两区”划定成果,在粮食生产功能区优先安排粮食生产。深入推进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技术的应用,引导农民通过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秸秆还田等措施,培肥耕地地力,确保耕地可持续利用。

5.坚决制止抛荒。坚持稳定粮食生产与防止耕地抛荒齐抓共管,统筹扶持政策、资金项目等综合措施坚决制止耕地抛荒。推进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与农民保护耕地责任相挂钩,对弃耕抛荒超过两年(含两年)的耕地,暂停该承包户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发放,待复耕后重新纳入补贴范围。对季节性抛荒和常年抛荒耕地,在保持原承包户的土地承包权的前提下,可由村集体协调流转,采取代耕代种、集中流转等形式开展生产。建立抛荒地台账制度,对落实不力的乡镇进行通报。

6.注重粮安考核。突出粮食安全考核指挥棒作用,落实国家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要求,省里将提高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的考核比重,尤其是突出早稻考核,强化对稳定粮食生产目标任务的硬约束,并强化考核结果应用,将考核结果与产粮大县奖励资金、农业项目安排等奖补措施挂钩各县(市、区)要注重省里粮食安全考核对粮食播面、产量权重变化和与产量大县奖励政策、农业项目安排挂钩情况,压实粮食生产责任,努力完成全年粮食目标任务。

二、突出优化供给,持续调优种植业结构

7.推进种业建设。持续推进现代种业发展,加快品种更新换代,提高品种对粮食生产的贡献率。加强果、菜、茶、药种质资源保护和新品种引进、选育,完善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加快优质品种推广。注重乐平灯笼辣椒品种的提纯复壮和浮梁野生茶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着力打造地方优势品种的科研平台。加大品种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严厉打击销售假劣种子等违法行为。

8.推进优质稻发展。示范推广一批品质好、产量稳的优质稻品种,积极引导农民不断扩大优质稻比重,力争全市优质稻订单面积达到15万亩。示范推广一批籼粳杂交稻、再生稻和晚稻早熟品种,不断优化水稻品种结构。

9.推进经作提质增效。进一步优化经济作物优势产业布局,做大做强乐平蔬菜产区、浮梁茶叶产区,兼顾发展果业、中药材产业。力争蔬菜、茶叶、水果、中药材面积分别达到55万亩、22万亩、8万亩、3万亩。持续推进老茶园改造,加快乐平特色蔬菜标准化生产,提升经济作物品质效益。积极推进设施农业健康有序发展,争取全市设施园艺面积达4.32万亩以上,其中设施蔬菜面积3.3万亩、设施水果0.92万亩、设施花卉0.1万亩

10.推进油菜高效发展。以23.4万亩粮食功能区与油菜保护区的重叠区(其中乐平16.2万亩、浮梁5.1万亩、昌江2.1万亩)为重点,力争今年油菜面积达到32万亩以上。开展适宜机械和配套农艺研究,探索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不断完善油菜全产业链,拓展花用、菜用、饲用、肥用等功能。培育壮大油菜龙头企业,引进低温冷榨等先进加工工艺,开展浓香菜籽油初榨工艺改造升级,提高出油率和菜油品质。

三、突出品牌导向,推进产业融合发展

    11.加强品牌创建。充分利用中央电视台“江西茶 香天下”的广告平台,加强我市浮梁茶叶品牌建设,进一步提升浮梁茶的知名度;利用乐平“江南菜乡”的区位优势,创出有我市地方特色的蔬菜品牌;利用我市生态环境好的优势,发展我市特色水果、特色花卉等品牌建设。加快优势资源、优惠政策、优质服务向品牌聚集,推动品牌发展提升。

12.开展社会化服务。通过代耕代种、代育代插、联耕联种、土地托管、统防统治等形式,推进种植业适度规模经营和集约化生产,力争今年50亩以上规模种粮大户达到1300户,经营耕地面积30万亩。支持和鼓励新型经营主体或社会化服务组织与小农户的服务对接。加大病虫专业防治组织扶持力度,推进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发展。

13.发展订单生产。按照“市场导向、产销对接”的工作思路,积极引导农户与企业签订订单,切实解决农民“种什么”“怎么销”等生产难题。在保证生产质量的前提下,合理增加订单种植面积,不断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积极推进“互联网+”订单模式,提高产销对接精准性。不断规范订单主体的生产和经营行为,解决订单诚信兑现问题。

14.推进产业扶贫。加大项目向贫困村的项目倾斜力度,按照短期见效和持续增收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发展壮大优势特色扶贫产业。强化主体联结带动作用,鼓励引导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优先对接贫困户,保障贫困户获得稳定收益。大力落实产业指导员制度,组织专家深入贫困村开展产业扶贫政策宣讲和技术指导,增强贫困户脱贫技能和奋斗志愿。

四、突出绿色引领,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15.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不断强化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力度,稳步提升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大力开展化肥减量增效技术示范,加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模式。加快转变病虫防控方式,开展绿色防控技术集成示范,力争主要农作物病虫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覆盖率再提高2-3个百分点。加快新型植保机械推广应用步伐,提高农药施用效率和利用率水平。

16.加快技术集成创新。突出绿色高质高效导向,因地制宜推进稻油轮作、粮经轮作等绿色高效技术模式集成应用。选择一批适合早种的优质晚稻品种,试点开展优质晚稻早种示范。积极探索节水抗旱稻的旱种旱管栽培模式。聚焦关键薄弱环节,加快水稻机播、机插、机防、机烘等农机组装技术的创新集成。加强再生稻机械化生产耐碾压技术、机插同步侧深施肥技术、中低产田培肥地力提升、土壤酸化阻控技术、双季稻周年种植模式、两稻三鸭绿色丰产增效技术等的推广应用。

17.强化质量安全监管。按照“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跟踪、责任可追究、质量有保障”要求,加快种植业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全面贯彻《农药管理条例》,落实农药监管职责,健全农药质量追溯体系。完善农药行政审批程序,加强农药专项检查,严肃查处制售假劣农药等违法行为。加强农药安全使用间隔期的监督检查,提升安全用药水平。

18.科学指导防灾减灾。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思想,加强监测预警,做好防范准备,切实降低灾害损失。完善重大病虫疫情田间监测网点,加强稻水象甲、贪夜蛾等重大植物疫情监测与阻截防控,强化种子苗木繁育基地检疫监管,坚决遏制重大植物疫情扩散蔓延。利用江西微农微信服务平台,加强农情调度,及时核实灾情,用好农业救灾资金,全力保障种植业生产稳定。

附件:景德镇市2020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表


2020年2月11 日


县(市、区)

粮  食

水  稻


旱  粮




早稻

中稻

晚稻



面积

总产

面积

总产

面积

总产

面积

总产

面积

总产

面积

总产

乐平市

95.8

7.95

89.18

7.61

25.5

1.7

33.6

3.2

30.08

2.71

6.62

0.34

浮梁县

38.48

3.37

33.8

3.14

3.5

0.28

26.47

2.51

3.83

0.35

4.68

0.23

昌江区

7.69

0.68

6.99

0.65

1

0.08

4.9

0.47

1.09

0.1

0.7

0.03

珠山区

0.03

0.003

0.03

0.003

0

0

0.03

0.003

0

0

0

0

合  计

142

12.003

130

11.403

30

2.06

65

6.183

35

3.16

12

0.6



相关文档: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