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有效期:长期有效 公开时限:长期公开 公开范围:面向全社会 信息索取号:MB1901126/2025-09050

关于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 第166号提案答复的函

来源:景德镇市农业农村局 发布时间:2025-05-06 11:25 访问量:

市委会: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市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的建议》提案已经收悉,我局高度重视,并立即组织相关科室单位认真研判,结合目前我市农机化工作的现实情况和发展趋势,结合上级政策精神,现将答复报告如下

全市各级农机化管理部门坚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厅党组提出的“1263”工作思路,按照《江西省农业七大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赣府字〔2022〕45号)指示要求,结合近几年的农机化项目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施行,我市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态势正在稳步提升

截至目前,我市农机总动力今年已增长66113.35千瓦,同时报废农机总动力564.8千瓦,净增长65548.55千瓦,现有农机总动力117.55万千瓦。2023年我市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已达81.16%,水稻种植机械化率50.76%,实现年1个百分点的目标现有育秧中心32家,在建7家,已建成25家,综合农事服务中心5家,已建成育秧中心可提供单季育秧能力9.37万亩(折算成大田面积),预计今年新增育秧中心13家,全市单季育秧能力达到12万亩(折算成大田面积)。现有“四有三能”维修网点11家,今年预计继续培育建设4家,全市网点数达到15家。

针对您提出的四个方面的建议,我们将采取以下四项措施

一、切实推进农机装备产业发展。

(一)成立产业创新技术联盟目前,我市农机装备制造企业仅有江西开门子现代农机装备有限公司1家,以制造粮食烘干机为主。该公司隶属于于黑猫集团,正处于搬迁升级改造阶段,新厂房生产效能将提升4倍以上,该公司生产的烘干机主打中高端路线,生产工艺过硬,企业对未来有良好的发展规划。所以计划采用生产企业牵头的协同创新模式,政府搭建平台,由江西开门子现代农机装备有限公司牵头,高校和科研单位协同,成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组建针对企业核心技术升级的研发团队,科研单位参与企业技术研发,农机化管理部门进行新产品技术推广。以此来解决农机企业赖以生存的核心竞争技术研发,促进企业长效发展。

(二)组建横向技术服务团队。企业内部出现技术问题时,我们将引导由企业出资,高校和科研单位承担企业项目,组建横向技术服务团队,农机化管理部门进行技术应用,解决农机企业实际需求,能有效促进农机健康发展,农机农艺融合

(三)推动全产业链协同发展。加快构建从耕、种、管、收、烘五个方面协同发展的农机产业新格局,以农机生产企业的建筑工程队作为技术支撑,施行统一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建设厂房标准,填补本市农业建筑类第三方验收公司的空白。实现从农机具生产到设备安装以及厂房建设的一条龙服务,帮助有意向建设区域农机中心、育秧中心以及烘干中心的合作社或公司打通建设的堵点,并且统一建设标准将有效减少安全事故风险点的存在,利于项目的申报与验收,并使得烘干机等农机具发挥最大的生产效能。

二、推进丘陵山区宜机化建设

(一)树立宜机化改造目标。结合我市的相关实践,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目标、内容以及要求基本可以确定。2019年,针对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出台了《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工作指引(试行)》《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中指出了关于宜机化改造技术指标以及满足农机化发展需求的建议以优化改善农机通行与作业条件,具体而言,经过改造,力争使得田块更适合大中型农机安全通行、进出田间、高效作业,全面满足农作物种植需求。除此之外,我市即将落地“一体化试验场”项目,针对新型农机具如大宗茶自走式采茶机的高效使用需要对田块或山地进行针对性特殊改造。

(二)建立统筹联动改造机制。丘陵山区宜机化改造项目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复杂性工程,所以联合财政、自然资源以及生态环境等各部门,对有关政策实行有机整合是日后宜机化改造的一个工作方向。同时,计划实行标准且完善的地方政府协调推进机制,参与到农机化改造项目招标设计、实施以及验收等流程中,推动高标准农田宜机化建设发展。此外,还努力打造一支先进、优秀的宜机化改造队伍,培养一批农机、农艺、农田建设复合人才,做好改造技术研究与指导,加强试验验证和集成应用。

(三)培育新型规模经营主体。我市农田大部分呈地块小和零碎特点,主要集中于农户群众当中,关于宜机化改造项目实施后会将原有地界打破这一点,农民有所顾虑,尤其一些年龄较大的农民,他们的土地权属观念比较固化,给宜机化改造项目的发展造成较大的阻碍。我们将强化对龙头企业、专业大户以及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与扶持,并将他们作为丘陵山区宜机化改造项目实施及后期使用的主体,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到改造项目当中,针对大规模且已经完成土地流转的地块实施优先改造。另外,还将构建完备的利益共享机制,打造示范样板,加强农民传统观念的改进与创新,提高他们对宜机化改造项目建设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着力加强农机人才队伍建设

(一)农机专业合作社队伍建设。我市是小农经济模式,并不是户户都能买得起农业机械,我们全力推广建设农机专业合作社,利用现有的区域农机服务中心建设补助政策,扶持建设一批不同规模的区域农机服务中心,发挥现有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和育秧中心的带头作用,让更多的机具手参与到队伍建设来。此措施将节省农民在机械设备方面的支出,也能使每户农民都能享受到农机作业服务。该模式的合理应用,可根据当地的种植情况和收获时间进行适当的调整,满足农机作业的使用需求,不会影响农民的耕种和收获,有效推进农机在丘陵山区的应用。

(二)农机中介服务队伍建设。我市每年均组建多跨区作业服务队伍加入其他地区春耕、双抢三夏和三秋等重要农忙时段的农业生产中,跨区作业服务队必须背靠农机中介服务队伍才可以获得跨区作业证从而享受高速费用减免等政策,所以建立稳定成熟的农机中介服务队伍显得尤为重要。此措施将提高我市跨区作业服务队伍的规模提高农机从业人员的作业收入,为我市农机化工作队伍的壮大提供源源不断动力

(三)农业推广队伍建设。我市的农业推广队伍一直较为分散,且存在人员断层问题。建设一支专业且庞大农业推广队伍是未来我市的工作方向,该队伍的建设将重复考虑基层工作需求,对症下药同时建立全市农业推广队伍专家库,健全现有的培训机制,做好对现有人员的教培整合工作,引导他们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并实现知识结构的复合化,掌握现有的农业科技信息,及时把握市场环境。

四、强化政策支撑提升补贴力度

(一)稳定实施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目前农业农村部2024年-2026年农机购置补贴方案已经印发,新政策的推出对农机推广将会产生一定的过渡期,再加上地方财政较为吃紧,所以现阶段出台市级累加补贴政策较为困难,且具有一定的资金风险性。

(二)加强各项农机资金的协调配合。根据《江西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 江西省财政厅办公室 江西省商务厅办公室关于加大工作力度持续实施好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政策的通知》(赣农厅办字〔2024〕55号)文件精神,全省范围内将施行全新的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对部分机型提标50%,并新增6个类目的机型进行补贴,该政策的出台将会加速我市老旧农机具的淘汰更新,给丘陵山区适配的新型农机具提供市场缺口,对农机化推广工作是一个新的契机。除此之外,农机化项目资金也从农机维修、集中育秧、区域农机中心建设等方面全方位的推动全市农机化工作。加强各项政策的协调配合将最大限度的发挥相关资金对推动全市农机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最后,感谢您对我市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将切实推进农机装备产业发展,推动宜机化建设,继续落实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为保障全市粮食安全贡献农机力量


                                                                                  2024年9月25日



相关文档: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