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民革景德镇市委会: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艺术赋能乡村文化建设,探索乡村振兴长效机制的建议》(第023号)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1.加强规划引领推进落实。积极对接景德镇“建设旅游名城”发展战略,树立全域旅游发展理念,以大项目带动周边乡村,逐步提升乡村旅游品质与服务。近年来出台的《景德镇市乡村振兴战略》、《景德镇市“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和《脱贫地区“十四五”特色产业发展规划》中都提出了要创新发展休闲农业新业态,依托农村田园风光、绿水青山、文物古迹、瓷石古道、特色乡土等特色资源优势,开发乡村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生态文化游,促进陶瓷、农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丰富农民丰收节内容,举办茶文化节、杨梅节、葡萄节、油菜花节、年货节、农博会等农事节庆活动。根据我市实际,以发展城郊休闲农业带、休闲农业园区、星级休闲农庄为重点,建设一批特色农家乐、休闲乡村民宿、休闲农业精品园区和田园综合体,升级打造推介一批美丽休闲乡村和乡村休闲旅游精品景点线路。
2.创新发展新产业新业态。(1)乡村旅游生态化。充分权衡乡村资源赋存、生态容量等基础上,合理进行功能分区和空间布局,努力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乡村旅游提升协同发展。以景瑶公路、206国道、浮北山区公路连接线为纲,打造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点。结合休闲农业、景观茶园、秀美山村,提升乡村旅游文化品位。完善新屋下荷花园、南泊荷花园、庄湾向阳公社、陶然山庄、王港杨梅园等节点的旅游接待和服务功能。
(2)乡村旅游创意化。以沧溪、严台创建4A级乡村旅游点为引擎,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品质。进一步提炼进坑、红旗峰、礼芳、花千谷等乡村民俗、文化景点核心文化内涵,展示民俗风情、景观创意,不断建设旅游互动项目。
(3)乡村旅游全域化。发展全域乡村旅游,打造乡村旅游精品路线。一是发展浮北茶山文化旅游。以荻湾乡村振兴开发项目核心,整合严台村、沧溪村、磻溪村等资源,恢复徽饶古道、茶厂、茶桥、茶街、茶市,打造茶道古村旅游带,作为浮梁茶乡文化核心体验地,再现“前月浮梁买茶去”的盛况。围绕茶道古村旅游带核心项目建设,丰富茶文化体验、休闲度假、运动探险、康体养生等旅游产品,打造国内一流的乡村茶文化体验地和山地茶旅度假目的地。二是发展浮东瓷源文化旅游。以高岭-瑶里风景名胜区、高岭·中国村等项目为引领,发掘周边乡村瓷源文化、山水生态资源、农业生态资源,打造景瑶乡村旅游精品线。推进瑶里高岭-东埠历史文化名村、绕南传统村落、高岭古村、寒溪村等乡村发展瓷源体验、古村旅游、生态观光、农业休闲、特色民宿等业态,树立乡村文化旅游和田园休闲旅游的标杆。三是发展红色旅游。挖掘县域内红色旅游资源,保护革命遗址和遗迹,传承革命历史文化,将红色资源串点成线,形成一幅可参观、可阅读、可融入的“红色景点”尽在其中的“红色打卡”地图,开发红色研学线路、红色旅游产品和红色旅游景区,打造红色教育基地,并积极申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四是发展浮中休闲文化旅游。以浯溪休闲度假区为核心,充分利用湖区及周边古村落、自然景观、农业景观、革命旧址等资源,打造古村旅游和美丽乡村旅游路线。重点以峙滩英溪古村、龙潭古村,蛟潭礼芳古村、胡宅古村、楚岗古村琅溪革命遗址公园、花千谷等项目为支撑,打造湖泊观光度假、水上休闲运动、红色旅游等主题的乡村休闲文化旅游区。五是发展新平瓷窑文化研学游。以片区宋瓷谷、新平瓷宫、南市街考古公园、古窑遗址文化公园、皇窑景区、陶大小镇等项目为核心,打造乡村瓷窑文化研学产品。重点以湘湖镇进坑村古窑址文化公园、兰田古窑址文化公园、玉田湖生态旅游度假区、寿安月山下古窑址文化公园、王港坑口古窑址文化公园等项目为支撑,发展文化探源、陶瓷文创、乡土研学、生态休闲度假等乡村旅游业态和产品。六是发展古村书院文化旅游。发扬浮梁千年理学文化,打造“书院之乡·水木浮梁”文旅项目和路线。择选文化村落,设立四大书院,明清街-双溪书院,打造书院+文化综合体;新田书院,打造书院+游学、研学、度假综合体;南阳书院:打造书院+文创的众创共享空间;克己书院:打造书院+民俗的乡创空间。以旅游弘扬书院文化和儒学文化。
(4)建设生态康养旅游示范基地。立足浮梁县茶之乡、林之海的特色优势,以“健康浮梁”为统领,推动康养产业与现代农业、特色民宿、山谷经济、医疗养生等深度融合,着力打造田园康养、天然氧吧、森林康养、中医药康养业态。各乡镇因地制宜建设旅游景区依托型、特色小镇引领型、美丽乡村发展型、茶农产业带动型等生态康养旅游示范基地,谋划建设一批重大生态康养项目。培育“食养+林养+药养+文养”四位一体的产业体系,打造亿级康养旅居产业。
2022年6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