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革市委会:
您提出的关于构建农产品运营体系推动农业数字化的建议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根据《江西省信息进村入户工作领导小组关于下发<整省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工作方案>的通知》(赣农信发〔2017〕1号)等系列文件精神,我市在2016-2019年即已全面开展了信息进村入户工程,主要包括市、县农产品运营中心和乡镇、村级益农信息社等的建设。
依托省厅的“123+N”智慧农业建设,到目前,我市益农信息社建设数达404家,占行政村(459个)88%以上,其中乐平市:234家,浮梁县:139家,昌江区:31家。超额完成省厅下达的建设任务数。已建成市、县农产品运营中心共4家,其中1家市级农产品电商运营中心,3家县级农产品电商运营中心。市县运营中心推介销售我市优质农产品,按照指导孵化、农产品集中展示、电商农产品汇集、标准统一、产品包装、品牌打造、质量检测和溯源等功能要求,对益农信息社进行建设和管理。各县级运营中心在“赣农宝”平台逐步建设特色馆,引导“三品一标”资质企业全部入驻“赣农宝”名优展馆,将其打造成农产品检测中心、农产品电商运营中心和快递仓储物流中心。
对您提出的四条具体建议,我们介绍一下将要采取的相应工作措施。
一、完善基层运营体系建设。
我市益农信息社建设数共404家,占行政村(459个)88%以上,已建成1家市级、3家县农产品运营中心,完成了市、县、乡、村的信息化体系建设,搭建了基层农产品运营平台,形成了以实际农产品运营中心为主导、县级农产品运营中心为中枢、乡(镇)、村级益农信息社为端口的联动网络。市、县级农产品电商运营中心经营省农业农村厅建设的“赣农宝”地方特产馆,发展线下服务站,指导农业企业入网销售。具备电商指导孵化、农产品集中展示,电商农产品汇集、仓储物流、标准统一、品牌打造、质量溯源等功能。为农产品企业和农户提供代送货、代发货、代销售、代宣传服务。乡镇、村级益农信息社则承担农户网上销售农产品的聚集等工作。
随着近几年的运营管理,我们看到这个信息体系在功能发挥上也显露了很多问题。比如益农信息社没有维护经费和人员管护导致作用发挥力度减弱,益农信息社在农民心中的作用和影响力降低;益农社不能从提供服务中得益,因此很难长久持续的运行下去;农产品运营中心以及益农社的网络销售运营能力仍然不高,不能有效运营当地农产品。以及益农信息的功能被智能化手机、电脑等网络设备取代,其功能性在减弱;农村大部分为留守老人,农业逐渐向机械化和高科技规模化种植转变,益农信息社的需求性在降低等等。
我们将不断推动和提升市、县农产品电商运营中心的网络销售能力,强化与省农产品运营中心的对接和对乡、村益农信息社的管理指导。同时以乡镇为单位,以农事综合服务站为依托,保留一些精品的站点重点扶持,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管理经费,整合全镇的优势资源,让其真正的发挥作用。
二、丰富农产品运营体系架构。
我市现的14家省级物联网示范基地(企业)大多为种植茶叶、药材、水果和养殖肉类、水产等初级农产品的企业,这些企业一般不适合作为农产品运营中心以及益农信息社来进行运营,因为不具备品牌,也不易被运营中心所运营。现有的益农信息社分别建立在农民合作社、农资经营店(企业)、农业企业、家庭农场、电商运营、农村社区超市,其主体结构相对丰富。各益农信息在农业信息化当中发挥的作用也不尽相同,如建立在农资经营店上的,主要功能是农资代购、配送和技术指导服务;建立在龙头企业合作社上的,主要功能是农业技术培训和农业生产统购统销。
我们一是建立农产品经营主体的名录库。开展农产品经营主体相关情况的调查摸底工作,对全市范围内的农产品经营主体涉及农产品品牌、网络销售情况、数字化应用等情况进行收集整理,建立农产品经营主体名录库。选择适合的对象与农产品运营中心对接,丰富农产品运营体系,更准确的推动农产品上行。二是强化市、县农产品中心的运营能力。除在省农业农村厅建设的赣农宝平台开设景德镇农产品馆,也鼓励各中心在其它主流平台上开设网店,在抖音等直播平台开设景德镇农产品馆的账号,运营全市的特色优势农产品。三是招选有关电商企业,在京东平台上建设景德镇农特产馆。通过遴选,确定有关电商企业作为运营主体,通过独家授权的方式,在京东平台上建设景德镇农特产馆,拓宽网络销售渠道,形成集中的景德镇农产品网络销售运营点。
三、完善保障机制。
一是支持农产品运营中心发展壮大。优化电商平台布局,对农产品运营中心的网络销售业绩进行考核,招选网络销售较强的企业承建市、县农产品电商运营中心,经营“赣农宝”地方特产馆,发展线下服务站,指导农业企业入网销售。将农产品运营中心建设成为具备电商指导孵化、农产品集中展示,电商农产品汇集、仓储物流、标准统一、品牌打造、质量溯源等功能的平台。
二是加强与主流电商平台合作。支持符合条件的电商企业在京东电商平台上建设景德镇农特产馆,通过打造“中国特产·景德镇农特产馆”样板店铺工程,整合京东物流入仓服务、产品供应链,实现从地头到消费者的一体化电子商务运营服务。推动优质农产品入驻盒马鲜生等大型商超,推动特色农产品企业申报京东农场、盒马村合作项目。支持市、县农产品运营中心在淘宝、抖音等主流电商平台上以运营中心或农特产馆的名义开设网店或账号。
三是鼓励做大农产品网络销售。支持市、县农产品运营中心通过赣农宝、京东、天猫等各类电商平台进行农产品网络销售。农产品中心通过线上平台销售本地农产品达到100万元以上,且通过赣农宝平台销售额占比达到30%以上的,市农业农村局给予适当奖补。对当年销售本市农产品达到1000万元以上的电商企业,按实际销售额1‰的标准给予最高不超过10万元的奖励。在“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等数字化项目方面,鼓励农产品运营中心积极申报实施。加大农产品电商从业人员培训,将网络销售纳入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内容。发挥市、县农产品电商运营中心和主流平台地方特产馆的培训服务作用,对乡、村益农信息社及从事农产品直播带货人员进行培训讲解。
四、做好运营体系广泛宣传
一是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利用部门网站、微信公众号及其它媒体,积极宣传加快推进农产品贸易的重要意义和扶持政策,积极宣传我市农产品品牌和农产品企业,通过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解读全市贸易兴市的新举措新要求。通过央视广告、省厅组织的“N”个渠道宣传活动,推介我市区域公用品牌和优势特色农产品。
二是组织网络销售活动。每年与主流电商平台合作开展“景德镇农产品电商消费季”农产品网络销售活动,活动时间不少于3个月,组织本地优势特色农产品主体参与,在主流媒体进行宣传,推动本地农产品上行,助力农民增收。
三是积极组织参与直播带货。配合省农业农村厅与江西广播电视台联合组织的“与江西的100次乡遇”融媒体推广及直播带货活动。归集本地特色农产品,组织当地有销售能力的企业、个人、当地具有一定粉丝量的网红、达人,加入直播行列。共同推行“一村一品”,做响“特”的文章,创响一批“乡字号”农产品品牌。
2023年7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