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乐平市涌山镇杨潭村以党建引领为核心,通过创新治理模式、发展特色产业、办好民生实事等举措,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特色发展之路,绘就了一幅产业兴旺、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美丽乡村新画卷。
强化党建引领 夯实发展根基
杨潭村坚持把班子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响应“一村一名大学生”提升学历工程。目前,村“两委”班子中大专以上学历干部已达4人,并储备3名90后大专学历以上后备干部,班子成员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党员队伍持续优化,换届以来,已新发展35周岁以下党员2名,正在发展35周岁以下党员2名,为村级党组织注入了新鲜血液。
在组织生活方面,该村严格规范“三会一课”制度,创新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特别是定期与江西乐平万年青水泥有限公司联合开展党建共建活动,使组织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同时坚持正向激励与反向约束并重,将村“两委”班子成员日常工作表现、分工任务完成情况等量化,实施绩效管理差异化考核,积极评选推荐“优秀党员”“星级文明户”等典型。深入推进基层党建“三化”建设,完善村级活动场所建设,探索“党建+网格化”管理服务模式,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创新治理模式 培育文明乡风
杨潭村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路径,将乡风文明、生态宜居、平安建设等文明细则融入群众日常生活中进行量化积分,并设立“积分超市”,建立正向积分兑换奖励机制,引导村民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文明新风等行动,让文明“小积分”推动乡风文明“大提升”。这一创新举动激发了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实施以来,村里的环境卫生明显改善,志愿服务蔚然成风,矛盾纠纷发生率同比下降50%。
发展特色产业 促进强村富民
杨潭村立足本地资源,做强石潭窖、灰包蛋、腊猪头“三宝”特色农产品品牌,拓宽村民增收途径,目前全村现年产石潭窖4万斤、灰包蛋10万枚、腊猪头5000个,年产值达260万元,每年为村集体带来稳定收入近10万元。在夯实传统产业基础上,杨潭村进一步创新“村企联建”模式,与江西乐平万年青水泥有限公司签订长期协议,成立村级运输车队,年增村集体收入5万余元;企业还出资建设爱心食堂、老年活动中心等设施,实现互利共赢。
该村以村集体资产进行融资入股保底分红模式,联合农业设施蔬菜专业企业,打造金盆柚、设施蔬菜等生产基地,为乡村振兴引来“源头活水”。预计将带动就业50余户,每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20余万元。
办好民生实事 增进群众福祉
杨潭村以服务民生、保障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兜牢民生底线,推进民生工程建设。对全村10户26人的脱贫户开展动态监测并落实教育、医疗、住房、低保等帮扶机制,安排脱贫户就业12人,目前全村脱贫户人均年收入达1.3万元,均稳定脱贫。
近年来,该村累计投入项目资金达300余万元,其中村民自筹资金为144万元,先后完成叶家大桥拓宽及400米护栏改造、新建2公里村道道路、8000余平方的道路及村广场白改黑、100盏沿河路灯安装、300余米的村内自来水管网铺设、锦溪河杨潭段清淤等惠民工程,村民幸福感、获得感显著提升。
从“积分超市”激发治理活力,到“村企联建”盘活特色产业;从民生工程温暖千家万户,到文明乡风浸润美丽乡村。杨潭村正在用生动实践诠释着乡村振兴的深刻内涵,奏响新时代农村发展的华丽乐章。